禹唐體育注:
蘇群老師在分答被問了太多次:NBA是不是有意在操控比賽,好讓總決賽打時間長一點,賺更多的錢?
不僅中國球迷問,其實在美國質疑的也大有人在,巴克利就認為對格林的停賽只是為了讓總決賽打長一點;有一位曾被判刑的前裁判多納吉也這么說。
當然這只是格林停賽以后,對“NBA操控總決賽”質疑的最新角度。在此之前,勇士2-0領先騎士時,有關的“操縱論”針對的是裁判的尺度,認為聯(lián)盟準備保送勇士蟬聯(lián)。
更早時,雷霆3-1領先勇士,激烈的對抗同樣引發(fā)對裁判尺度的不滿,“操縱論”的觀點是聯(lián)盟不想讓一支“三分球隊”再次奪冠;勇士逆轉過程中,尤其對格林“踢襠”沒有禁賽,新的“操縱論”出現,認為聯(lián)盟要保送勇士,不想讓雷霆這樣的小市場球隊進入總決賽。
詹姆斯應該早就習慣這種“操控論”,他打過太多的總決賽,斯特恩退休前一直享受作為他的“干爹”的身份;今年以1-3落后時,新的“操縱論”認為詹姆斯在總決賽失敗太多次,聯(lián)盟準備將這個“干兒子”拋棄。
我想說的是,大家想得太多啦。
30個老板的游戲,如果你幫了勇士,騎士的老板怎么辦呢?
NBA是一個商業(yè)化的籃球聯(lián)盟,球員的身份是職業(yè)球員,一年8個月的比賽,是30個老板湊錢玩的游戲——這是理解NBA的大前提。
每個老板之間,首先是合伙人,然后才是對手,至于斯特恩和肖華,只是他們投票表決同意的CEO,只拿死工資(當然工資很高,相當于一名一線球員的年薪)。在商業(yè)利益方面,30個老板以這樣的原則分配:我的一畝三分地,我投入,我收成;聯(lián)盟范圍的收益,30位老板均分。打個比方,我們經常看到NBA的球衣銷量排名,過去第一是科比,后來是詹姆斯,后來是庫里,但無論你的球星球衣賣多好,收益都是30家分攤。
30隊利益均等,共同致富,這是NBA的大原則。鑒于這一原則,發(fā)生了一些讓大家并不理解的事:第一件是那年保羅被交易到湖人,斯特恩出面否決,至今讓湖人球迷耿耿于懷。事實上當時的黃蜂老板已經賣了球隊,由NBA托管,也就是黃蜂隊資產屬于剩下29隊老板共同所有,如果在找到新主之前把核心球員交易,意味著黃蜂賣不出好價錢,也就讓29隊老板共同吃虧。
第二件事,今年聯(lián)盟干預費城76人隊的重建,強行派小科朗吉洛進駐擔任總管,解雇了原總經理,理由是費城連續(xù)幾年的擺爛,已經影響到他們打客場時別的老板的票房。
NBA就是這樣,如果說他們有操控,那就是平衡各隊的實力,盡量讓實力接近,以展現最激烈的對抗水平。針對這一宗旨,NBA在當年的勞資談判中出臺奢侈稅,平衡各隊的投入;在最近一次勞資停擺時,壓制大市場,扶持小市場。
所以,如果說聯(lián)盟在操縱總決賽,你幫了勇士隊,那么騎士老板怎么說呢?你幫了騎士隊,勇士老板不干了怎么辦?
臭名昭著的多納吉,我從來不相信說過謊的人
多納吉不是第一次站出來說NBA操縱比賽,從2008年開始,每個季后賽他都會接受采訪,理由只有一個:NBA想讓季后賽或總決賽打長一點。
他不這么每年冒一下頭,就會被人忘記,而在保護言論自由的美國,他怎么說都不違法。但是多納吉是有劣跡的人,所以美國人寧可相信巴克利這么說,也不會理睬多納吉。
2007年,多納吉被聯(lián)邦調查局盯上,最終迫使他在8月15日認罪,承認擔任賭博公司內線,只為了3萬美元的好處費。他那個年代,最年輕的裁判都是10萬美元年薪起,但他為了蠅頭小利毀了自己的一生。
博彩公司并不是為了通過多納吉操縱比賽,而是想知道更多的球隊內幕:誰有
傷不報啦,誰內部不和啦,誰家里有事沒心思打球啦,還有哪個裁判和哪個球星有隙,會給他顏色看看等等。博彩業(yè)在美國監(jiān)管非常嚴,他們掙錢不是通過
操縱比賽,而是獲得更準確的消息,以開出最正確的盤口,當兩邊下注相等時,博彩公司掙到9%的水錢;而任何因信息不暢而開盤不準,都可能導致要么大賺,要么大賠。
多納吉被判15個月監(jiān)禁,2008年出獄后每年季后賽都會出來接受采訪,把他的觀點——NBA想讓季后賽打得長一點——嫁接到任何一輪引起爭議的比賽上。有時他根本上不了新聞,因為爭議并不大,像今年從西決到總決賽議論紛紛,自然少不了他。
小偷小摸可以原諒,浪子回頭可以等,但我從來不相信說過謊的人——在原則問題上說謊,如果不是善意的謊言,說明這個人從根兒上有問題,他說過一次謊,還會有第二次、第三次。坦白和正直是上帝賦予人類的最寶貴財富,如果拋棄了這個,那么他說什么都不可信。
我寧愿相信巴克利。
被狼外婆嚇大的一代,先選擇質疑,是現代中國人的思維定式
不僅是中國的球迷,現代的中國人都是在“狼外婆”的驚嚇中長大的。是的,這個社會太復雜了,如果過于單純,就會吃虧。曾經有20年時間,中國經歷了誠信與規(guī)則的崩潰,重塑信任并非朝夕之功。
“狼外婆”的故事告訴我們,不要相信陌生人說的話,所以現代中國人的思維定式,就是先選擇質疑。這個思維邏輯,相當于在一個案件發(fā)生時,我們先假定一個人有罪,讓他自證清白。這一原則在中國司法界已經被翻轉,我們不能做“有罪推定”,而是要尋找證據,去證明他有罪。
活在有罪推定的世界中非常疲憊,在我們寧愿選擇不相信他人的同時,自己也不被他人信任。這樣的社會效率低下,每個人都很孤獨,黑噴遍地。
在我們先選擇質疑時,浪費了很多時間與精力在口水上,而不是欣賞世界的美好。因為有了質疑的習慣,我們不求甚解,比如格林為什么“踢襠”不停賽,卻對詹姆斯伸一下手就停賽。
我的處世方式是:不管你是誰,在我第一次見你,第一次聽你說話時,我相信你說的是真的。
我相信這個世界大多數人都是清清白白,我愿意和他們一起過簡單的生活。
本文轉載自蘇群的籃球世界,原標題:誰敢站出來說NBA操縱總決賽?我來!
Copyright 禹唐體育 京ICP備11037348號-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