銳步之后,萊美迎來新的運動品牌合作伙伴。
10月21日,一份落款「萊美中國」的文件顯示:「在即將于倫敦舉辦的萊美盛典上,Adidas阿迪達斯將作為全新的萊美全球合作伙伴亮相。自2023年初,阿迪達斯將正式成為萊美LesMills全球合作伙伴。」
雖然兩家品牌并未正式官宣,但根據萊美盛典發布當季聯名新款的慣例,阿迪達斯將大概率成為萊美的下一個運動服飾合作伙伴。
8月23日,萊美官方曾發布公告,將于2022年12月31日結束與銳步的合作關系。
在早先GymSquare發起的萊美下一任合作品牌投票中,超過3000位讀者參與投票,「安德瑪」和「lululemon」得票數并駕齊驅,隨后是國產品牌「安踏」和「李寧」,而阿迪達斯只收獲了5%的得票數。
從品牌勢頭和產品質量上來說,國產品牌「安踏」、「李寧」當下已然并不輸于國際品牌,并得到國內萊美愛好者的期待。但是站在全球化品牌的角度,萊美服飾合作品牌的可選項并不多。
阿迪達斯作為銳步的前收購方,接棒銳步作為萊美新合作伙伴順理成章。
萊美和銳步合作的九年時間也并非一帆風順。其中,聯名款的設計和功能經常受到萊美愛好者的吐槽。曾有萊美愛好者表示:「市面上可以選擇的健身服飾太多了。萊美結束合作的話,以后肯定不會再買銳步了。」
而作為銳步的前母公司,阿迪達斯攜手萊美,或是上一段合作關系的最好結局。
阿迪達斯方面,自1997年正式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大中華地區曾是銷量增速最快的區域之一。2019年5月,阿迪達斯發布的2018財年Q4業績顯示,大中華區銷售增速全年增長23%,遠高于北美和亞太地區。
但近三年,阿迪達斯中國過得并不好。大中華地區銷售額連續5個季度受挫,甚至在最新季度收入錄得35%的跌幅,跑輸國產品牌安踏與李寧。本次攜手萊美,也將為阿迪達斯中國注入新的活力。
萊美中國背后的2000+授權俱樂部、近萬名萊美認證教練和數百萬粉絲,都是將萊美IP影響力與阿迪達斯品牌的一次「強綁定」。
正如Nobull之于CrossFit,lululemon之于瑜伽,在不久后可以期待萊美愛好者身著阿迪達斯聯名款,在BodyCombat中盡情揮灑汗水。
阿迪達斯,萊美愛好者的新服飾
作為萊美的服飾合作伙伴,銳步自2013年攜手萊美至今已九年。過去的九年也是萊美在中國地區快速發展的時期,銳步聯名服飾漸漸成為萊美愛好者的「社交貨幣」。
萊美愛好者對銳步聯名款的熱衷,并不在于產品本身,而更多在于萊美的社群屬性。銳步服飾在功能性上并沒有優勢,某些款式設計甚至也會受到萊美愛好者的吐槽。
對于萊美和阿迪達斯的攜手,萊美愛好者Leo表示:「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因為畢竟萊美是國際品牌,不太可能簽國產公司。而在國際大牌中,其實選擇余地并不多,況且阿迪達斯之前也是銳步的母公司。」
越來越多的健身服飾品牌,正在觸達用戶的實際需求。一方面,兼顧「功能性」和「時尚性」,例如lululemon的瑜伽褲已經成為新時代的牛仔褲;另一方面,沉淀健身社群拉近和用戶的距離,例如Gymshark在Instagram的賬號已累積近千萬粉絲。
「希望阿迪達斯以后可以多出些適合團課穿的運動裝備,設計也不要落下了。」
目前運動品牌中,除了銳步的NANO和HIIT,專門面向健身房團課場景的鞋款并不多。其中,Nike Air Zoom SuperRep訓練鞋,「功能性」和「時尚性」的結合使其成為部分團課愛好者的首要選擇。
在IP聯名之外,阿迪達斯也需要洞察健身者的真實需求,賦予聯名款在社交屬性之外的功能價值。
阿迪達斯的健身故事
1920年,德國人Adi Dassler制作出第一雙訓練用運動鞋;1949年,阿迪達斯正式創辦。
自1928年首次出現在奧運賽場以來,阿迪達斯已經發展成為家喻戶曉的國際性運動品牌,并書寫一段健身故事。
2005年,阿迪達斯以超過30億歐元的價格收購當時美國第二大運動品牌銳步Reebok。此后,作為阿迪達斯旗下品牌,銳步的發展重心轉向健身領域。
2010年開始,銳步陸續和CrossFit、斯巴達勇士賽、萊美LesMills、UFC終極格斗錦標賽合作,以資金、服飾換取品牌的冠名權。
在子品牌銳步之外,阿迪達斯也在服飾、器械、APP、線下門店等方面不斷深耕健身市場。
2019年體博會上,阿迪達斯曾對外展出超600件健身相關新品,涵蓋Training、Recovery、Yoga、Benches、Cardio系列訓練裝備。
同時,阿迪達斯還推出了有氧運動、訓練凳及訓練架、恢復、瑜伽、訓練五大健身器械。
2015年,阿迪達斯以2.2億歐元價格收購跑步APP「Runtastic」,提供健身和跑步指導,但該APP已于2020年8月退出中國市場。
此外,阿迪達斯還贊助了線下健身門店,進一步提高其品牌曝光,如上海ZNB Fitness、澳大利亞健身小團課工作室F45。
2021年,8月13日,阿迪達斯與Authentic Brands Group(ABG)達成最終協議,將銳步以21億歐元的價格出售給后者。
作為銳步的前母公司,阿迪達斯攜手萊美,或是上一段合作關系的最好結局。
攜手萊美,能否激活疲軟的阿迪達斯?
10月21日,阿迪達斯發布2022財年第三季度的初步業績,并下調了全年指引。阿迪達斯銷售額同比增長11%至64.08億歐元,凈利潤大跌62.6%至1.79億歐元。
其中,大中華區業務再次錄得雙位數大幅下降,其頹勢依然堪憂。若中國市場的反應不及預期,可能會影響阿迪達斯定下的2025營收目標。
就在不久前,阿迪達斯首席執行官Kasper Rorsted也在采訪中坦承,阿迪達斯第二季度大中華區收入下跌35%,一方面是受到疫情影響;另一方面,阿迪達斯自身也確實在中國市場「犯錯」,為競爭對手留下了空間。
「不夠了解中國消費者」是阿迪達斯自省的原因之一。而在消費者端,對阿迪達斯的失望也表露明顯。
根據第一財經發布的「2022年金字招牌榜單」中,運動服飾領域阿迪達斯下跌明顯,失望比例達到了10.84%。
相比于國潮興起的運動品牌如李寧安踏,在注重研發和設計之外,更在于貼近中國年輕消費者,推出更多元化的產品及更注重運動社群的構建。
如安踏深耕的草根籃球「要瘋」賽事,已經連續舉辦6年,落地超百座城市,緊抓年輕草根籃球群體;李寧推出的「李寧可能女子空間」也切中女子領域,主打瑜伽、舞蹈以及健身的女子健身人群。
對于阿迪達斯,其一直到2025年的發展戰略「Own the Game」都將以消費者為核心,通過創新、人、以及數字化轉型推動品牌信譽、消費者體驗、以及可持續發展。
而簽約萊美,則為阿迪達斯開啟了一個經營自己健身社群的窗口。
在Nike的NTC,lululemon的熱汗社區之外,adidas也需要在健身圈擁有自己的領地,攜手萊美也許是當下最好的選擇之一。
本文轉載自精練GymSquare,圖片除署名外均來自網絡,原標題:銳步之后,萊美攜手阿迪達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