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唐體育注:
“只有申花代表上海”、“北控不需要給北京人任何的理由,他們吸引本地人的元素不缺”,這些“有趣也破綻百出”的挑釁,在產業、品牌、營銷等諸方面都讓人看到有利的一面。
“只有申花代表上海”,上海上港在亞冠澳大利亞墨爾本勝利客場遭遇申花球迷惡搞。
多么有趣的玩笑!足球需要挑戰、挑釁,更需要在挑釁和反擊挑釁中制造樂趣,在對抗中實現友誼。看看巴西和阿根廷,多少敵對、嘲諷、惡搞、嘴仗!絲毫不影響10萬“無家可歸”的阿根廷球迷去巴西露營看世界杯,得到東道主盛情接待。
“只有申花代表上海”,讓我想起梁言老師不久前在本報發表的《人和如何……》。也是一篇妙文,梁老師以土生土長的北京人身份擺出挑戰姿態——挑戰外來者,挑戰一支浪跡天涯、本賽季剛把注冊地改到北京的球隊。
足球世界里,有趣的挑戰和挑釁,都會給對方留下回擊余地,甚至是主動裝瘋賣傻,有意留出破綻,不惜拋磚引玉。“只有申花可代表上海”是個范例,有趣也破綻百出——申花目前有武磊這樣在上海長大的國內最頂級球星?再者,申花參加不了亞冠,去何處代表上海?嗯,問題有點殘酷,好比至今還有網友在芮成鋼的微博上問關于代表全世界的問題……
梁言老師主動留出的破綻在北控那一段。簡略說,梁老師認為:北控是北京國企,旗下產品關系北京人衣食住行,飲用水,天然氣,燕京啤酒,地鐵,“北控不需要給北京人任何的理由,他們吸引本地人的元素不缺”。
簡直是給球迷讀者創造了接龍良機,哪里需要反駁?只要順著說,若證監會搞球隊,在中國球迷占比立即可超皇馬在西班牙,因為證監會不需要給股民球迷任何的理由,他們吸引股民的元素不缺。如果中國移動搞一支球隊,也不需要給手機用戶任何的理由,他們吸引手機球迷的元素不缺。手機詐騙團伙在廣發短信和打電話之余還可以有本家球隊支持,必定成為球隊死忠!
圖為阿根廷著名的紀念碑球場,位于首都布宜諾斯艾利斯。據《衛報》統計,布宜諾斯艾利斯擁有至少24家職業足球俱樂部,比世界上任何一個城市都要多
玩笑歸玩笑,回到產經專欄主題——申花球迷的挑釁,在產業、品牌、營銷等諸方面都有利上港,因為他們在主動制造德比氣氛,甚至不惜去澳大利亞墨爾本亞冠客場制造!申花球迷越挑釁,上港越有存在感。對同城球隊,敵對、罵戰、惡搞……只要不動粗,都有益于經濟和文化共生關系。
北京四支較大的職業俱樂部,可除了北京國安其余三隊的關注度相對有限
北京上海這種2000萬人口體量的城市,兩三支職業隊真的太少。論潛力,容下不同級別8-10支職業隊都不是問題。可惜中國職業俱樂部走過的都不是先“社團俱樂”再“職業產業化”的道路,而是“企業直接投錢球迷只管吆喝”,死穴在于,偌大一個千萬人口城市里,卻找不到固定社團或階層作為俱樂部依托。
在阿根廷布宜諾斯艾利斯,河床是優雅中上階級球隊,博卡青年是平民球隊,同時還有圣洛倫索、薩斯菲爾德、查卡里塔、阿根廷青年人、西部鐵路、颶風等植根于某城區的俱樂部,更別說大布市區域里獨立、競技、拉努斯等眾多球隊。
在巴西圣保羅,科林蒂安是球迷數量眾多的平民階層球隊,帕爾梅拉斯是意大利移民球隊,在里約,弗拉門戈是平民球隊,弗盧米嫩塞是中上階層球隊。在意大利,羅馬球迷多是羅馬市民,拉齊奧球迷很多來自郊縣和省區,羅馬球迷有很多諷刺對方開拖拉機的歌謠。
社群俱樂部的球迷基礎,給了俱樂部經營較好的定位和導向。由于未來中超俱樂部不再允許跨省轉讓,人和此刻選定扎根北京很有遠見——如何在新地盤找到自己依托的球迷群體?土生土長的北京人不接受根本不是問題,北京還有“北漂”,還有數量眾多卻連“北漂”都算不上的普通打工者,他們是可以聯絡、團結和開發的球迷群體,甚至和人和浪跡天涯的過去有吻合之處。
2015年12月24日,全國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網站顯示,中甲貴州人和俱樂部已完成了遷至北京的手續,更名為北京人和足球俱樂部有限公司。
中國體育產業轟轟烈烈,但就最近兩年的發展狀況看,其“垂直”更多發生在營銷層面,例如電視直播等傳媒產品(體育產業鏈的衍生終端環節)“垂直”到特定觀眾,但體育俱樂部和賽事組織、運營等環節,手段仍然非常粗放,要實現“垂直”,必須從社團識別和組建入手,同城德比競爭恰好是個機會。
感謝申花球迷,請繼續下去,為中超制造更多嘲諷、更多挑戰、更多歡樂!
本文轉載自體壇周報,原標題:股民該是哪隊球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