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擁抱春天——首屆體育產業上海高峰論壇”在上海體育學院舉行,來自國家體育總局的資深體育產業專家、資深資本界專家、上海體育行業中小型企業負責人等200余人參加了本次高峰論壇。
上海市楊浦區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馬慶說,體育產業是一個正待開發的金礦,這個金礦的開發需要產、學、研的共同合作,一起推動。上海體育學院體育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張林、資深體育產業資本專家中信建投陳開偉、上海市體育局副巡視員嚴家棟分別做了《國務院意見權威解讀及上海體育產業未來發展機遇與路徑》、《未來上海體育產業資本機會及方向》、《上海體育產業發展趨勢報告》主旨報告。
為中國實現冬奧史上金牌“零”的突破、上海飛揚冰上運動中心創辦人楊楊、上海力盛賽車文化公司總經理夏青、中國壁球公開賽總經理孟菲璇等圍繞《國務院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中相關政策進行相關分析、解讀和探討,共同探索未來上海體育產業發展的機遇與路徑,預測上海體育產業的未來走向,同時也為行業內的中小型企業發展謀篇布局。
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司長蔣志學表示,國家在體育改革方面在不斷推進,但體育產業依然處于比較滯后的狀態,“比如說體育器材,我們國家隊地方隊用的比賽器械、訓練器械都是進口,大量的在進口,自主專利的很少很少。如果這方面問題不解決,我們稱不上體育大國。”
上海體育學院體育產業發展研究院副院長張林參與了國務院加快發展體育產業《意見》的起草工作。他詳細解讀說,中國體育產業迎來了良好的發展機遇,但也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比如說體育市場的資源化配置較低、市場發育不完善、工作機制和體制不完善、公共服務水平不高等,到2020年完成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人民幣的困難很大。在此基礎上,體育產業的改革序幕已經拉開,政府相關職能部門的定位需要從全能型向服務型轉變。
資深體育產業資本專家、中信建投的陳開偉一直致力于資本市場的研究,撰寫了A股市場的第一篇體育產業報告,他認為國務院發展《意見》出臺后,肯定會促進中國體育產業快速發展。“在美國,體育產業占整個國民生產總值的5%,耐克一家公司的市值就達到800億美元,一個新崛起的極限運動體驗公司,市值也達到100億美元。”陳開偉非常看好上海體育產業的發展前景,“上海是國際化金融大都市,優勢很大,而且,體育產業最核心的內容是市場化程度很高,想要投資體育產業的企業,不必糾結于哪個項目好,哪個項目不好,完全可以交給市場去解決。”
國際奧運會委員、前冬奧會冠軍楊揚目前在上海致力于“北冰南展”計劃的開展,在浦東三林地區開設了飛揚冰上運動中心。楊揚很坦率地告訴記者,國務院的《意見》稿出臺后,她很認真地看了好幾遍,“我前幾年決定在上海開展冰上運動的時候,對數字不敏感,是把產業當做事業和愛好在做。現在一年多運營下來壓力很大,我常常說,一睜開眼,3萬元人民幣就沒了,運營維護費用太大了。國務院文件我翻了翻,我看到國家特別提出要發展三大球和冰雪運動,我感到很興奮。”
同時舉行的還有“2014年全國體育科技成果展示會”,這也是國際體育總局體育科技成果展示平臺—“科體網”的線下展示交易平臺。本次展會以“讓科技走進體育”為目標,來自全國體育系統的40余家參展機構,近百項體育科研成果及產品集中亮相,吸引了全國體育領域的各界人士、多家媒體前來觀展。展會由國家體育總局科教司主辦,上海體育學院、上海體育國家大學科技園承辦。
本文來源:上海熱線、網易、新華網,禹唐體育編輯。
上海熱線原標題:首屆體育產業高峰論壇上體舉辦 資本專家看好前景
網易原標題:首屆體育產業上海高峰論壇舉行
新華網原標題:首屆體育產業上海高峰論壇舉行 業內看好體育產業迎來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