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是晴好的周末還是工作日的夜間,細心的市民會發現柯橋街頭常有一群戴著彩色頭盔、穿著緊身快干服的年輕人,酷炫地騎著自行車飛馳而過。這種健康、時尚的生活方式正被越來越多的人所喜愛,騎行一族悄然間為初冬的柯橋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套入門級裝備購置只需2000元
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自行車是人們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穿著綠軍裝、騎著單車走街串巷,是那個時代的中國獨特人文風景。如今自行車向著多功能、高科技、高附加值演變,成為了一種休閑健身運動,價格也不斷上漲,甚至動輒上萬元,讓很多想參與騎行的人望而卻步。到底購置一套入門級騎行裝備需要多少錢?近日,記者帶著這個疑問走訪了捷安特柯橋店。
這家位于萬達東面的捷安特店面并不大,但裝飾卻很動感,別具特色。百余輛自行車錯落有致地安放著,幾幅巨型騎行海報與懸掛在墻上的真實自行車融為一體,給人強烈的視覺沖擊。店里各式各樣自行車足有200余輛,還設有騎行用品專區。“頭盔、手套、眼鏡加上ATX680自行車,這樣一套入門級裝備只需2000元左右。”該店負責人尉永江向記者介紹道,“這套裝備適合初學者以及學生黨,因為性價比高,銷量一直不錯。”
俱樂部每周騎行“約定成俗”
“我原先是在一家俱樂部當私人健身教練,負責的是動感單車項目,但相比室內運動我更喜歡接近大自然的戶外騎行。”今年27歲的尉永江從2010年開始愛上騎行,就一發不可收拾,在4年時間換了四輛車。無論是曾經的動感單車教練還是現在的單車技師,尉永江一直把自己的工作與自行車緊緊地“捆綁”在一起,“把工作和愛好結合是一種幸福。”這位擁有豐富經驗的騎行愛好者,憑借著自己的愛好,創建了屬于自己的騎行俱樂部。
“把志同道合的人聚集在一起組織活動,大家一起出汗、競技,騎行已然成為一種緩解壓力、釋放心情的都市時尚。無論是組織大型的環城活動還是小型的短途騎行,我一般是通過QQ與微信發召集令。”老尉說道。記者也加進了樂享俱樂部的群,看到人數已近400人,還有很多女性成員,按照群里約定成俗的規定,每周三、五晚上19:00,約好地點,安排好線路,一起騎行。
“晚上店里集合,7點出發,沿柯橋錢陶路、解放路再到群賢路,繞圈騎行兩圈。”消息一經發出就紛紛得到回應。“我白天在輕紡城工作壓力比較大,晚上就來參加有氧騎行活動,跟騎友們邊看柯橋繁華夜景,邊天南地北聊天。回家后再洗個熱水澡,一覺好夢到天亮。這樣的生活狀態,比泡酒吧、KTV健康多了!”一位積極參加俱樂部活動的章先生這樣告訴記者。
新手參與要講求適度
俱樂部,聚集了各行各業、各個年齡層的騎行愛好者。“有銀行副行長、老師、醫生,還有在輕紡城工作的商人,換下職業裝,大家都是騎行愛好者。”尉永江告訴記者,大多車友都是社會工作人員,但也不乏初高中學生。“在我們俱樂部,有一位年齡最小的騎行者,還在上初中,利用課余時間做兼職,就是為了攢錢買輛高性能的自行車,聽說他還是學校的優等生,家長也非常支持孩子。”
對于剛剛開始學習騎行的人來說,老尉的建議是“適度”。騎行講求一個度,不論是騎行的速度、強度還是裝備,要找到自己能夠承受的那個度,不要一味追求速度和刺激,要因人而異,不要盲目攀比。“今年9月份,我帶領俱樂部里的5個初出茅廬的后起之秀,參加了環紹比賽。四輛山地車兩輛公路車,從柯橋出發一路向南,騎行150公里,用時9個小時。這次比賽我們就是本著:重在參與,安全完賽的目標。”老尉笑著說道,相對速度,我更希望新手能享受其中的過程及沿途的風景。
原標題:用車輪丈量青春的距離“樂享騎行”——一個釋放張揚與活力的俱樂部(組圖)(文/姚陶祎)